体验失能老人护理,你就是我的天使

日期: 2020-04-24

    上周,为了丰富宣传内容,我在余干县社会福利中心康护楼体验护理工作。

 


    在这一周体验中,我深深地体会到,照顾失能失智老人并不仅仅是满足吃穿住行这么简单,需要专业的护理和陪伴。对于长年卧病在床的失能老人来说,这些每天照料他们的护理员,都是一个个爱心天使。


照顾失能老人,要懂得适可而止


老人失能、失智后如果受到不专业的护理会导致情况恶化,应最大程度训练与发挥服务老人的残存能力。

 


  瞧,这位八旬老人朱伯伯摸着走廊扶手慢慢支撑地走着。而在几个月前,他还是一个坐在轮椅上需要人全程照顾的半失能老人。“通过检查,老人的腿部肌肉没有完全萎缩,我们就通过康复护理,锻炼他行走的能力。”护理员老张这样说。


大部分家庭都会有一个误区,这是“孝心”以及不专业的护理所致。当老人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状态时,儿女的照顾多半停留在看护方面,比如喂饭、喂水、擦洗但对老人康护方面的需求则没时间陪护。什么都帮老人做,这种行为会使老人的功能退化,不利于老人康复。

 

 特别是有些中年子女大多上有老下有小,在照顾失能老人时,不仅在时间精力上达不到陪护锻炼,专业方面也更有欠缺。

有的老人因为在家照看不周摔倒而中风;有的老人因为在家照料翻身不及时而长了褥疮;有的老人出现脑溢血、脑梗、中风等情况导致行动不便,口齿不清甚至偏瘫,但在家里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治疗,以至于错过了最佳恢复时间。


 由于儿女忙碌或保姆不专业的照顾,很多老人在失能或半失能后情况更加恶化。




科学护理,量身定做康复方案



 针对不同老人的身体状况,余干县社会福利中心“量身定做”康复方案一些老人的病情并不严重,每天进行常规训练就足够了,而情况比较严重的老人则应该更有针对性。



 “比如汤伯伯上肢不灵活,就应组织他们做手工;朱伯伯下肢不方便,就要进行扶着走廊安全扶手训练。”康护楼康主任表示,这种针对性锻炼配合以每天的身体检测和评估,对于老人的康复有很大帮助。在余干县社会福利中心,不少老人能“躺着来,坐着走”。


   在这里,失能老人日常护理成为刚需,尤其是失禁护理更是成为照顾老人过程中棘手的事情。有些老人每天要排泄很多次,不但要及时处理排泄物,而且随叫随到不能耽误,这些情况无论是对护理者,还是老人本身都是沉重的负担。


“护理员的工作,对体力和精神是一项双重的考验。”康主任说,每名护理员要连续工作24小时,这期间包括为老人喂饭、翻身、擦洗等多项工作,要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和病情,整整一天下来非常辛苦,但这并非最为严峻的考验。



  更严峻的是:很多老人无法动弹,身体机能衰退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无法主动排便,老人无法排便其实比任何人都痛苦,护理员总是想方设法为老人减轻痛苦,有时候甚至让老人坐在床边后,跪在地上去寻找最佳的角度,一点点帮老人抠出粪便。


瞧,这位张祥保男护理1:4护理对象,其中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游叔叔,他的双腿一直卷缩伸不直,为了避免长压疮,他想办法用约束带分开患者双腿。还有一位曹伯伯脑瘫患者,他为了减轻老人压疮疼痛,想方设法利用旧沙发椅垫子,帮老人的马桶凳安上了软垫子。真是一位爱动脑动手的敬业天使!

  

   每天一上班,康护楼全体医生召开晨会,对护理对象前一天的情况进行汇总,调整用药情况。接着康树红主任与生活顾问对接,生活顾问检查护理工作。然后医务人员一一进行查房,确保及时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。每当发现哪位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,医生都会细心地叮嘱工作人员提醒老人按时服药。这些老人充分享受到医养结合的便利,在余干县社会福利中心,每个老人24小时都能得到全方位的照料和医疗服务。



 “作为一个护理员,照顾这些失能、半失能和需要照料的老人,本身就是一件积善成德的事情。另外,在这里还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,一举两得。”爱心护理员张祥保总是这样说。


   余干县社会福利中心康护楼目前入住了80多位失能半失能老人,有护理员20多人。为了帮助老人更有尊严地被照护,让护理者更专业轻松,这些护理员在入职之前进行了专业训练,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,护理水平不断提高。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失能半失能老人,不少老人送来时身上有压疮,散发气味,但他们对老人悉心照料,毫无怨言。


  

  俗话说“久病床前无孝子”,长期卧床的老人,对照料他的子女来说,确实很难做到全心全意。但作为一项职业,护理员却不同,他们把职业当作自己的日常工作,把失能老人真心当作自己的亲人,做到科学护理、全方位服务。老人们常常拉着护理员的手,说他们就是一个个爱心天使,让这些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。




Copyright ©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方达实业余干老年公寓 备案号:赣ICP备17013902号

赣公网安备 361127020000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