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最美风采周桂花】言传身教,孝道传承

日期: 2021-01-29

    冬日熙暖的阳光,伴随着舒缓的音乐,退休教师周桂花在余干老年公寓康乐长廊前一招一式打着太极拳。她虽然已经 77岁了,但身段灵活,鹤发童颜。


    周阿姨的老伴曾经担任过白马桥乡文教站长,前些年患了中风,腿脚不大灵便,因为三个子女都在外工作,去年入住了余干老年公寓。周阿姨为了照顾老伴,也一起入住了老年公寓。周阿姨说,余干老年公寓环境好,景色美,安静,道路宽阔,很适合老年人居住。

  特别像老伴这样中风后腿脚不便的失能老人,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适合恢复行走的环境。每天,周阿姨推着老伴在步道上散步,有时候也搀扶他下轮椅踮踮脚锻炼脚劲,慢慢的,老伴的腿脚功能有所恢复,为此她非常高兴。


  周阿姨总是给人一种美好的宁静,有一种岁月沉淀下来的平和。聊天的时候,她语调舒缓,几十年的经历娓娓道来,让人感受到其中的人生真谛,这些是某些书本上的心灵鸡汤不可比拟的。

  周阿姨说,老伴老伴,老年人最重要的是能在老年有个朝夕相处的人,子女都有自己的家庭,这个人只能是老伴,其他人难于取代。她和老伴几十年的婚姻,谁也离不开谁,对方喜欢什么担心什么,想吃什么,想说什么,心中想什么,都一清二楚。身边有这样的知心人,知冷暖的人,晚年才是幸福的。


   她说,人生贵在知足,知足常乐。虽然她与爱人曾经都吃了不少苦,但对于生活,她始终非常热爱。她说,人心总是不足,你有10块钱,想要20块钱,有了20块钱,又想要30块钱,有了百万,想要千万,永远不满足,心就永远痛苦。

   她和爱人都将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,生活平凡,也说不上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绩,但对社会也算作出了许多贡献,子女也都健康成才,无悔此生。她三个儿子都是大学学历,女儿中专,有的还读了研究生,都是社会有用之材。子女们都非常孝道,用她的话来说叫“有求必应”,想什么身边的女儿就会送什么。去年除夕夜,远在他乡的子女带着自己的子孙们,特地在老年公寓食堂订了一桌年夜饭,陪二老过年,在公寓里整整住了十天才回。


   提起对子女的教育,周阿姨说,最重要的是要注重“言传身教”。有些做父母的,自己要求子女如何如何,但自己带不好头,子女肯定也做不好。为此她讲了两个故事,一个是:做儿子儿媳的嫌老人脏,每天用破碗给老人盛饭,让老人到一边去吃饭。老人去世后,在安葬完之后,想扔了这个破碗,但老人的孙子却抢着不肯。这做儿子的就问,你爷爷死了,还要这碗做什么?孙子说,留着以后给你盛饭啊!

    另一个故事是:60年代,有个子女非常孝顺的家庭,做父亲的却从来没有对子女有过任何要求,他只是每个月将自己拿到的20元工资,第一时间带着自己的子女给父亲送去5元钱,余下的作为全家的开支,后来子女长大之后,对父母也非常孝顺,尽自己的能力供养父母,陪伴父母经。这两个故事就很有教育意义,说明对子女的教育重在“言传身教”。周阿姨说,我们家的家风就是“踏踏实实做事,堂堂正正做人”,这种家风已成为孩子们的一笔财富。


   周阿姨说,感谢共产党,感谢政府,感谢余干老年公寓,现在大家过上了这么好的生活,她的心情无比畅快。今年是建党100周年,在公寓老人座谈会上,她深情地唱起了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。在新春到来之际,她衷心祝愿国泰民安,全体老年人岁月静好,晚年幸福!

Copyright ©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方达实业余干老年公寓 备案号:赣ICP备17013902号

赣公网安备 36112702000010号